当前位置:首页 > 财经 > 正文

龙湖、碧桂园、万科找到了新的发财门路!

  • 财经
  • 2024-12-14
  • 81
  • 更新:2024-12-14 21:37:46
    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:“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范围以外的钱”。   这两年,地难买、房难卖,认知水平的差异,正在加速拉开房企之间的距离。   比如,有的房企以把房子卖出去为目标,有的房企以改善客户生活方式为目标,得到的结果越来越不同。   前者靠政策、市场或运气吃饭,只赚开发的钱。   后者还可以通过自家物业,为业主提供丰富的社区增值服务,整合资源,做平台。这相当于,重新整合并延长了原本的生产线。   其实前者并不是没有能力做好这些服务,只是认知不到位。   那么,房企具体可以做哪些生活服务?如何才能做得更好?龙湖、万科、碧桂园、恒大等房企家的物业正在做哪些努力呢?下面详细说说。      为什么说房企要通过物业   做社区增值服务?  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社区增值服务只是物业公司的事,做起来还费力不讨好。   但今时不同往日。明源君认为,在供需关系逐渐逆转的当下,重视社区增值服务的房企,至少可以获得两大实际好处:   一、增加客户触点,掌握客户资源   过去,房企和客户的接触,大多只有三个环节:看房—买房—交房。交房之后,几乎不来往。   现在,客户资源是房地产行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,大家都在想办法多接触客户。   就像链家的门店为什么推出各种便民服务,经常办活动。其实,都是为了拓客做铺垫,增加和潜在客户之间的联系。   在人们不愁住,追求更加幸福生活的大背景下,房企和物业能否及时满足客户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,提供更加便捷、舒适的生活改善方案,决定了未来客户资源的留存率。   好的社区增值服务,可以在物业基础服务之外,帮助客户解决更多生活痛点,帮助房企增加很多客户触点。   房企有了这些触点,可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粉丝群和忠实客户,打造私域流量池;可以积累数据,帮助房企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变化;还可以整合资源,开启自己的智能生态平台模式……   社区增值服务就像房企撕开的另一道口子,在和客户接触的过程中,反复告诉客户:   我家的房子和别家很不一样,除了居住舒适,还有很多生活服务可供选择,如果想置换,或者亲友买房都一定要选择我家……   二、抓住刚需风口,创造营收   我们再来看一组消息:   1、今年初,住建部等发布了《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探索“物业服务+生活服务”模式,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生活需求。      ▲来源:中国政府网   2、目前,上市物企中市值第一的碧桂园服务,去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为17.3亿元,实现翻倍增长,占总收入的11.1%,占总毛利的21.3%,成为利润第二大来源业务板块。   3、有业内人士曾分析,物业理想的营收模型是物业管理服务和增值服务各占50%;而健康良性的盈利模型,是增值服务的利润占80%,物业服务利润占20%。   4、乐居财经统计了28家港股物企公布的2020年社区增值服务的毛利率,所有物企毛利率均超过30%,最高达到95%。   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?明源君认为:   一是社区增值服务有居民的刚性需求、政策鼓励、资本市场看好,发展的趋势逐渐明朗;   二是增值服务围绕人们的居住生活展开,形式和内容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,走得通,能挣到钱,是物业重要的利润来源,而且盈利水平高于总体毛利率;   三是目前这部分业务仍在起步上升阶段,前景广阔。   相较于现阶段地产开发板块的重重限制,物业板块的社区增值服务业务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。   这对于经济实力强、拥有物业公司的房企来说,就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市场。房企重视这方面的投入,才能抓住机遇,获取红利。   所以,社区增值服务不仅是物业发展的事情,对房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。      人们的居住生活有痛点   社区增值服务就有机会   那么,究竟可以为客户提供哪些社区增值服务呢?   明源君认为,有抱怨的地方就有机会。   比如人们抱怨做家务太累、家装太麻烦、送小孩上辅导班太远……这些都是社区增值服务可以发力的点。   这两年,各大物业公司都在进行多业态多维度的尝试,明源君将其分为三类:   一、上门服务   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很忙,忙着工作,忙着享受生活,越来越不愿意为了家务事,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,比如大扫除、搬家、做装修等等。   这些“麻烦事”虽然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做,但物业拥有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优势,服务响应速度更快,也不存在外来人员进小区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,仍大有可为。   1、更便捷的家政服务和社区团购   物业做家政服务有先天条件。除了做保洁手到擒来,像家里灯泡坏了、马桶堵了这样的急事,找其他平台可能需要提前预约等待,而找物业可能15分钟就能解决问题。   龙湖的物业还推出了日式搬家业务,客户全程无需动手,工作人员上门来进行专业拆装、分类装箱、原样复原。   还有很多物业在做社区电商,业主在物业的APP上购物,不仅能享受内部团购价、直接配送上门,有的物业还会把关产品的品质,如果出了问题,物业先行赔付。   2、全生命周期的家装业务   装修是件特别麻烦的事情,会消耗业主很多的时间和精力。   对此,碧桂园服务等物业和各大家居、家装品牌合作,推出了“拎包入住”服务。   客户不用为了找装修公司、跑家具城跑断腿,通过物业的平台,从设计、安装、交付到维护都有对应的服务可选择。   而且不仅新家能装,像老房墙面起皮、收纳不够、卫生间硬件老化等局部改造业务也可以搞定。   二、小区内的服务   老人和孩子在小区的时间最多,也是最需要关心和照顾的群体。从去年开始,很多物业都在针对这两大群体,做专门的服务设计。   像恒大物业在集团医疗和康养的基础上,提出发展养老康养业务,提供社区养老、生活护理、健康监测、看护康复等养老服务。有的物业还在小区内专门设置了老年课堂,丰富老人的晚年时光。   而孩子们则有教育相关的增值服务可以选择。   像世茂服务去年落地了自有教育品牌“茂阅岛”,孩子在社区里,就能上兴趣班、课外学堂,放学后和同小区的小伙伴一起,在离家最近的地方学习成长。   建业新生活还联手宠物医疗集团,打造智慧宠物医疗平台,这对铲屎官们也很友好。   有的物业还为业主的偶发需求提供增值服务。比如结婚。   有些物业觉得这是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,需要派人监督,防止业主破坏公区环境卫生。   也有一些物业,开始为业主提供专业的婚庆服务,比如布置场地、引导车辆、打扫卫生等,两全其美。      ▲来源:朋友圈截图   某物业公司甚至还能提供生命礼仪服务,生命终程关怀与咨询……   另外,空间资源如何利用也非常重要。像会所、停车场、广告位、社区空地等空间,如果经营得好,也会给业主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。   三、延伸到小区外的服务   除了上述服务,现在的很多社区增值服务还从小区内延伸出来,有很多种打开方式。   比如旅游,龙湖就做起了旅行社的活儿,有自由行、半自助游、跟团游等,都可以为业主量身定制,家门口说走就走,老人和孩子也可以安心托付给物业。   恒大物业、融创服务等,也在整合集团丰富的文旅地产资源,让业主享受到其他业态的会员服务。   这几年,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,为了逐渐摆脱对渠道的依赖,各大房企都在组建自己的房产中介团队,提供租售服务。比如龙湖的塘鹅,万科的朴邻、恒大的房车宝、碧桂园的有瓦等等。   通过在各个小区设置门店,近水楼台先得月,房产经纪人们可以一边做在社区增值业务,增加营收,一边积累客户资源,帮助房企自建渠道。   还有的物业推出了保险经纪服务,比如代理寿险、财险、车险、旅客险等。   做好增值服务   房企和物业先想清楚5个问题   社区增值服务的前景广阔,是块香饽饽。   但是,涉及的业态过于丰富,明显有些“超纲”了。   在这个方面,想要更长久地做下去,持续盈利并不容易,明源君认为,房企和物业公司需要先想清楚以下5个问题。   一、客户的信任基础是否牢固?   一方面,物业做好基础服务,增值服务发展才有底气。   像物业第一股彩生活,早几年前就在做社区O2O,但影响了基础服务品质,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,反而阻碍了企业发展的进程。前不久的业绩会上,其董事会主席、总裁潘军就表示:“根基稳了才能更好发展其他社区增值服务。”   另一方面,房屋本身的质量也非常关键。如果业主入住之后,房子三天两头出问题,增值服务就很难开展。   住宅品质和基础服务,如果有任何一项没有做好,客户的信任都无从说起,再好的增值服务都只是空中楼阁。   二、明白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里?能整合什么资源?   做社区增值服务,理想很丰满,但现实也很骨感。   前面提到的很多业务,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企业。客户为什么会选择你,而不选他们,就需要从根上找到自己的优势。   有的物业自己做社区电商,虽然可以做到比周边超市价格低,但面对互联网巨头并不具有竞争优势,而且很多客户量不足,生鲜保质期又短,存货、退货就成了问题。这类物业公司并没有做自己有优势的事情。   物业的优势是最后一公里的物理距离、稳定的客群和社区空间,房企的优势是资金实力、品牌,可以提供各种资源的支持。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,才能将优势最大化。   像恒大物业就在今年的业绩会上表示,将继续依托集团医院、影院、文旅等庞大的资源做社区增值服务。   先理清自己的优势,再去发挥想象,就可以避免出错,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   比如,龙湖的基础服务做得好,就有了客户信任的基础、规模和品牌,其物业平台有技术支持,做电商就会顺理成章一些。   他们自己也会培育商品,像在阳澄湖包场养殖大闸蟹。用这样方法,保证了货源和销售价格的优势,也成为业主专属的一项特色服务。   三、目标客户群是谁?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?   下面这张图是去年热播的电视剧《三十而已》,引发热议的一幕。      几个阔太太拎着爱马仕包包,站在最左边的女主角顾佳背了不是同一个档次的香奈儿,拍照时只能尴尬地把自己的包藏在身后。   在明源君看来,社区增值服务如果对目标客户群没有准确的认知,不知道他们期待什么样的生活方式,也会出现这样的尴尬景象。   服务和客户需求的匹配度不高,再用心的增值服务也卖不出去。   这其实跟房企的产品定位有一定的关系。就像我们经常看到,有项目既有高层又有别墅,客群过于分散,这也会导致物业推行增值服务的难度加大。   而像世茂,其自身的项目客群相对聚焦,所以,世茂服务也更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二线、华东核心城市等核心客群,能够把精力集中到符合这类高净值客群需求的服务中。在规模扩张中,也更注重对相同客群的物业进行收并购。   碧桂园服务也非常清楚自身的客群定位。他们研究发现,约有65%业户分布在三四五线城市,超过四分之一的业户家庭年收入30万。还根据业主消费习惯,形成了五类人群画像——务实奋斗新父母、多口之家顶梁柱、社会新锐自由侠、宠娃父母社交家、轻奢享乐新中产。以此作为开展社区增值服务的依据。   四、如何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?   社区增值服务大多都是面对面的服务,能否顺利开展,还要看一线员工是否能用实际行动,赢得业主的认可。有了给力的一线员工,才能有好的服务口碑,才能更好地把工作继续下去。   因此,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,非常重要。   明源君认为,这不是普涨工资那么简单。而是通过取消大锅饭,鼓励能者多劳的方式,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,人人平等的晋升渠道,实际的员工关怀,愉快的工作氛围等等。   这方面明源君在《龙湖龙湖万科这样的好物业,到底比别人好在哪儿?(点击标题阅读)》一文中也有介绍,这里不赘述。   五、规模、营收和成本如何权衡?   其实,不论项目规模大小,都可以开展社区增值服务。比如,有的小区只做家政增值服务,业主通过微信群预约服务,也没问题。   但如果想要做大,打通线上线下,做平台,和其他行业竞争,就需要规模效应,来摊薄投入的成本。   规模、营收和成本之间如何平衡,是未来长远发展的一大考验。   彩生活潘军就在业绩会上指出,过去对社区+业务进行探索,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忽略了成本效益。   据悉,目前彩生活减少了靠高投入带来流量方面的业务,集中资源发展高质量、高回报的业务。未来,彩生活将不再是学习传统互联网,而是依靠社区的黏性产生增值服务。   小结   恒大、小米为什么都要造智能汽车?   并不是看重汽车本身的利润,而是想要通过汽车这个载体,抢占客户们在车上的时间来做商业。就像现在,一辆特斯拉卖二十几万,但客户想要自动驾驶,就需要额外花钱购买这个功能。   房子是人们居住的载体,虽然已经占用了客户很长时间,但房企并没有利用好这一优势,来创造更多价值。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,还有很多商业蓝海值得房企进一步挖掘……